技术服务 Products
产品列表
实验原理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是以荧光素(luciferin)为底物来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的一种报告系统。荧光素酶可以催化luciferin氧化成oxyluciferin,在luciferin氧化的过程中,会发出生物荧光(bioluminescence)。然后可以通过荧光测定仪(化学发光仪)测定luciferin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生物荧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这一生物发光体系,可以灵敏、高效地检测基因的表达。        双荧光素酶体系,即有两种荧光素酶,比较常见的组合是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萤火虫荧光素酶作用于甲虫荧光素,而海肾荧光素酶在氧的存在下作用于海肾荧光素。以其中一个作为内参对照,即表达量基本恒定,用于减少试验中不同处理间所固有的变化,包括培养细胞的数目及活力的差异,细胞转染及裂解的效率,而另外一个荧光素酶则作为报告基因,用于指示不同处理条件下基因的表达情况。 实验应用: 潜在启动子/启动子核心区域检测; 潜在增强子/抑制子等调控子核心元件检测; 启动子区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检测; 启动子/增强子与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 病毒/细胞相互作用; 药物等化学诱导因素对启动子活性的调节(抑制或增强); 射线等物理诱导因素对启动子活性的调节(抑制或增强); microRNA靶基因验证。 以双荧光素酶实验进行microRNA靶基因验证为例,介绍相关的实验流程。
实验原理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细胞的遗传物质复制并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细胞周期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间期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某些细胞在分裂结束后暂时离开细胞周期,停止细胞分裂,执行一定生物学功能(G0期)。       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的原理:由于细胞周期各时相的DNA 含量不同,通常正常细胞的G1/ G0 期具有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2N) ,而 G2/ M 期具有四倍体细胞的DNA 含量(4N) ,而S期的DNA 含量介于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PI可以与DNA结合,其荧光强度直接反映了细胞内DNA含量。因此,通过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对细胞内DNA含量进行检测时,可以将细胞周期各时相区分为G1/G0 期,S 期和G2/M 期,获得的流式直方图对应的各细胞周期可通过特殊软件计算各时相的细胞百分率。       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的损伤,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很多,我们采用的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原理: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 PS)正常位于细胞膜的内侧,但在细胞凋亡的早期,PS可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到细胞膜的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
实验原理       JC-1是一种碳氰化合物类阳离子荧光染料,可作为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指示剂。JC-1在细胞内以聚合体和单体两种不同的物理形式存在,分别处于不同的荧光发射峰。当JC-1 浓度低或膜电位水平低时,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激发波长为527nm,呈绿色荧光;当JC-1浓度升高或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较高时,形成聚合物,发出红色的荧光,激发波长为590nm。当细胞发生凋亡时,线粒体跨膜电位被去极化,JC-1从线粒体内释放,红光强度减弱,以单体的形式存在于胞质内发绿色荧光,根椐这一特征就可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服务介绍       大量的研究表明线粒体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其中线粒体跨膜电位(MMP)的下降,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级联反应过程中较早发生的事件之一。它发生在细胞核凋亡特征(染色质浓缩、DNA断裂)出现之前,一旦线粒体跨膜电位崩溃,则细胞凋亡不可逆转。实验流程1. 细胞培养;2. 用适当的方法诱导细胞凋亡,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收集细胞;3. 用PBS洗涤细胞三次,收集不多于1×106的细胞;4. 取100 μL 10×Incubation Buffer加900μL灭菌去离子水稀释成1×Incubation Buffer,混匀并预热至37℃;5. 吸取500 μL 1×Incubation Buffer,加入1μL JC-1,涡旋混匀配成JC-1工作液;6. 取500 μL JC-1工作液将细胞均匀悬浮,37℃,5% CO2的培养箱中孵育15~20min。7. 室温离心(2000rpm,5min)收集细胞,用1×Incubation Buffer洗两次;8. 吸取500 μL 10×Incubati...
实验原理       活性氧检测(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ssay Kit)是一种基于荧光染料DCFH-DA(2,7-Dichlorodi -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的荧光强度变化,定量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常用方法。       DCFH-DA本身没有荧光,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后,可以被细胞内的酯酶水解生成DCFH。而DCFH不会通透细胞膜,因此探针很容易被积聚在细胞内。细胞内的活性氧能够氧化无荧光的DCFH生成有荧光的DCF。绿色荧光强度与活性氧的水平成正比。在激发波长480 nm,发射波长525 nm处,使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检测荧光信号。Rosup为活性氧阳性诱导药物,根据其荧光信号强度,可分析活性氧的真正水平。检测方法原位装载探针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或收集细胞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酶标仪或流式细胞仪检测。收集细胞后装载探针: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酶标仪或流式细胞仪检测,也可以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
实验原理       稳定转染就是将外源基因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使宿主细胞可长期表达目的基因及蛋白。需要在瞬时转染基础上对靶细胞进行筛选或者应用高转染效率的病毒,根据不同基因载体中所含有的抗性标志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细胞传代,从而得到可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系。        瞬时转染/感染的特点:外源DNA不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一个宿主细胞中可以存在多个拷贝数,产生短时间内的高水平的表达(只能持续几天);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存在整合位点的问题,不会受到周围染色体元件的影响;瞬时转染所需的人力和时间比稳转少,但DNA摄入效率和表达水平在不同实验中差异较大,因此表达不长久也不稳定。      稳转细胞株的特点:经合适的药物浓度进行药物筛选后,可得到外源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的细胞,这些细胞可以长时间表达外源目的基因,稳定表达细胞株弥补了瞬时感染(或转染)实验中外源基因表达时间短的缺陷,便于长期观察。稳转细胞的筛选需根据不同基因载体中所含有的抗性标志选用相应的药物,常用的抗性筛选有嘌呤霉素(puromycin)、潮霉素(hygromycin)、新霉素(neomycin)、灭稻瘟素(Blasticidin)等。若实验需求构建稳转细胞株,我们建议通过慢病毒感染细胞进行药物筛选的方法,此方法较质粒转染可以更加有效的将外源基因整合入基因组,且整合位点处于转录相对活跃的区域,从而获得更加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稳转株细胞。       HTHealth具有丰富的稳转细胞系构建经验,可为客户提供悬浮细胞/贴壁细胞的过表达/干扰基因多克隆/单克隆稳转细胞系构建服务。 技术应用如要观察外源基因表达后较短...
简介:       在人基因中大约有180000个外显子,占人类全部基因组的1%,大约包含85%的致病突变。外显子测序只对基因组的1%进行测序,测序成本低,尤其适合高深度、大样本量的测序。适用于非染色体结构变异致病的罕见病的致病位点/基因的寻找、癌症研究、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大样本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研究。技术优势:1. 丰富的外显子组测序及分析经验,拥有标准化操作实验室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Illumina Nextseq 500、Illumina HiSeq 2500和Ion Proton,实验周期短,质量可靠。2. 技术人员经验丰富,可以根据合作伙伴要求提供实验方案、解决实验问题、分析实验结果。3. 拥有专业的生物信息团队和完整的生物信息分析服务体系,除提供标准化生物信息服务外,还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个性化的生物信息分析服务。4. 拥有标准的、实时更新的项目进展流程,有助于合作伙伴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技术路线  样本要求1. 基因组DNA:DNA浓度≥20 ng/μl,总量≥2μg; OD 260/280介于1.8-2.0之间,电泳检测无明显RNA条带,基因组条带清晰、完整。DNA无污染、无降解。2. 血液样品:采集新鲜血液2-3ml于含有EDTA的抗凝管中(紫色盖子),封口处用封口膜密封,样品保存在-20℃冰箱,冰袋运输。3.人类组织样本3.1.新鲜组织:手术新鲜组织黄豆大小2-3个/穿刺组织长度至少1cm,2-3条,置于冷冻管内并于-80℃及以下保存(可保存一年),并于冷冻状态运输;3.2.蜡块:2年以内标准程序制备的石蜡块,蜡块中组织体积大于1 cm3,室温储存及运输。3.3.石蜡组织切片-白片:2年以内标准程序制备的石蜡组织切片,未染色的白片,厚度:5-10µm,表面积大于1cm2,10片及以上...
实验原理      细胞迁移是指细胞在接收到内源或外源迁移信号后而产生的移动。细胞迁移是通过胞体形变进行的缓慢的定向移动,涉及细胞觅食、伤口痊愈、胚胎发生、免疫反应、感染和癌症转移等生理现象。因此通过对细胞迁移的研究,对阻止癌症转移、异体植皮等医学应用方面具有一定意义。细胞侵袭实验则是研究肿瘤细胞对基质膜消化后的迁移运动,肿瘤细胞须经血管基底膜穿入深面间质后才能侵袭组织和转移至远处。       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通常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检测。Transwell小室是一种膜滤器,也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0.1-12.0μ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用影像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技术应用应用包括细胞迁移、趋化(趋化因子对细胞的定向诱导),侵袭(癌细胞侵袭上指肿瘤细胞向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共培养(同一培养体系里,两种细胞非接触性培养)。细胞迁移侵袭上涉及多个步骤、高度完整的过程,在癌症转移、动脉粥样硬化和关节炎等疾病恶化中起重要作用。
全转录组测序基于二代测序平台,针对一份样本,同时分析mRNA、LncRNA、microRNA和circRNA,更为全面的分析不同样本间各种RNAs的表达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互作网络调控关系。可应用于免疫机制研究、疾病领域研究、发育进化研究、致病机理研究和药物靶标研究等。方案设计       通过对一份生物学样本的不同实验方式,获得四种RNA的序列信息。针对四种RNA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具有microRNA结合位点的RNA分子进行竞争性内源RNA(ceRNA)分析,可深度挖掘基因功能及调控机制,明确RNA 分子间调控模式。在进行取样时,每一组样品建议设置至少3个生物学重复。技术路线 样本要求
实验原理       血管形成体外模型可分为细胞水平的增殖实验、迁移实验和管腔形成实验,以及器官水平的人胎盘血管段培养模型和大鼠动脉环模型。目前通常所说的血管形成实验是指管腔形成实验。管腔形成反映毛细血管的早期过程,是体外检查内皮细胞功能的指标。        血管形成过程中内皮细胞会形成细胞条索,然后形成管腔,体外在特定条件下如基质胶、胶原等培养时也能形成管腔。药物通过抑制管腔形成或使形成的管腔断裂来达到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借助计算机软件计算小管数及小管之间的连接数及小管的长度和面积,可定量分析药物对管腔形成的影响。       在原有的毛细血管和(或)微静脉基础上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已存在的血管处以芽生或非芽生(套迭)形式形成新的、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过程称之为血管生成,通过体外模拟血管生成的过程对研究血管形成机制、发现促进或抑制血管生成药物十分重要。
华泰亿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珠江摩尔8号楼1单元514
电话:010-5622 6525
4006-971-972
Copyright ©2018 - 2019 华泰亿康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回到顶部